书名或作者
正文关键词
声明: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.org,kanripo.org, db.itkc.or.kr 和 zh.wikisource.org
卷二
卷二 第 1a 页 WYG0068-0019a.png
钦定四库全书
 洪范正论卷二
              德清胡渭撰
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
 传曰五行以下箕子所陈正义曰五行先后以微著
 为次水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
 为四土质大为五王氏(安石/)曰五行也者成变化而
 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
卷二 第 1b 页 WYG0068-0019b.png
 林氏曰自此而下皆箕子历陈九畴之名广九畴之
 义使先王治天下之大法昭然在目可以举而措之
 事业者也武王于此必复有所𤼵问如子张何谓五
 美之𩔖及箕子录其语以成书略去繁文以就简要
 耳
  日记云一五行以下一二等字汉石经无之渭按
  汉石经者桓帝延熹中蔡邕所书立于太学者也
  古文尚书终东汉之世不得立然则邕所书者伏
卷二 第 2a 页 WYG0068-0019c.png
  生之今文也而无一二等字汉书儒林传曰孔氏
  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起其家授
  尉朝
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
  微子洪范金縢多古文说然则宋世家所载洪范
  乃壁中真古文也而亦无一二等字今文古文皆
  无独唐人注疏本有之其故何哉盖颖达义疏就
  梅赜所献古文本为之(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/献孔安国古文尚书传)
  经有不同也传云龟文有数至于九正与其经符
卷二 第 2b 页 WYG0068-0019d.png
  合宋人从而附会之或以为奇白偶黑之点或以
  为一二三四之字刘牧当之以五合关子明易之
  以九宫谬种流传众言淆乱而洛书之本文晦矣
  原其弊实列数至九之说有以启之也推寻箕子
  之意盖以前一节惟述禹第九畴之言而洛书之
  本文有几字未及详也故于演传之首特揭五行
  等二十字以明之若一二等字则前节已具箕子
  何为复举之哉然则小刘之说虽圣人复起亦无
卷二 第 3a 页 WYG0068-0020a.png
  以易之矣
  九畴子目疑是当时之训诂为洪范之学者递相
  传授以迄于殷而箕子述之以告武王不然文献
  无徵恐箕子亦不能次第胪列如此也
  水火金木土者六府孔修之序也木火土金水者
  四时相生之序也木金火水土者五德相胜之序
  也而洪范皆有异故知其先后以微著为次云
  汉书五行志以天一至天五为五行之生数地六
卷二 第 3b 页 WYG0068-0020b.png
  至地十为五行之成数说本刘歆歆特据系辞传
  以释左氏水妃火牡之义意不在洪范然水一火
  二木三金四土五之数实本此章而志载歆说洪
  范之后复有二语曰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
  章相为表里此宋世纷纷附会所自来也范谔昌
  传伪龙图以五合为羲皇重定地上生成之位刘
  牧宗之著易数钩隐图以五生数列上位五成数
  列下位合为一图名之曰洛书遂若洪范五行止
卷二 第 4a 页 WYG0068-0020c.png
  得其半而有待于易传之补缀何其谬也孔子曰
  在天成𧰼在地成形又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五
  行之气行乎天材质成乎地阳倡而不和阴和而
  不倡五行无地生天成之理也以此说易尚不可
  况洪范乎且五行之先后以微著为次不因数而
  起如必泥天一地二之数以水属天以火属地则
  五事八政五纪三德五福六极皆有一曰二曰之
  文亦将以一三五七属天二四六八属地耶歆以
卷二 第 4b 页 WYG0068-0020d.png
  洛书为文字最有功于经而五行生成则失之一
  言之谬贻误千载可不慎与
  禹告成功曰六府孔修而无五行之名六府者水
  火金木土榖也各有官掌之故谓之府蔡墨所谓
  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土正田正者是也及禹第九
  畴初一曰五行而以食为八政之首食即谷也然
  不得与五行并列矣盖自上古以来皆设六府之
  官至禹受命而一变故甘誓声有扈之罪亦曰威
卷二 第 5a 页 WYG0068-0021a.png
  侮五行五行之名于是乎著而六府之号隐矣
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(释/文)
(炎荣钳反上时/掌反又如字)
 传曰润下炎上言其自然之本性木可以揉曲直金
 可以改更种曰稼敛曰穑土可以种可以敛正义曰
 揉曲直者为器有须曲直也可更改者可销铸以为
 器也言其可为人用之意由此而观水则润下可用
 以灌溉火则炎上可用以炊㸑亦可知也四者即水
卷二 第 5b 页 WYG0068-0021b.png
 火木金之本性其稼穑以人事为名非是土之本性
 变曰言爰以言其异也蔡氏曰润下者润而又下也
 炎上者炎而又上也曲直者曲而又直也从革者从
 而又革也稼穑者稼而又穑也稼穑不可以为性故
 不曰曰而曰爰爰于也于是稼穑而已非所以名也
  王介甫云水言润则火燥土溽木敷金敛可知也
  火言炎则水洌土蒸木温金清可知也水言下火
  言上则木左金右土中央可知也木言曲直则土
卷二 第 6a 页 WYG0068-0021c.png
  圜金方火锐水平可知也金言从革则木变土化
  水因火革可知也土言稼穑则水之井洫火之㸑
  冶木金之为械器可知也所谓木变者何灼之而
  为火烂之而为土此之谓变所谓土化者何能熯
  能润能敷能敛此之谓化所谓水因者何因甘而
  甘因苦而苦因苍而苍因白而白此之谓因所谓
  火革者何革生以为熟革柔以为刚革刚以为柔
  此之谓革金亦能化而命之曰从革者何可以圜
卷二 第 6b 页 WYG0068-0021d.png
  可以平可以锐可以曲直然非火革之则不能自
  化也故命之曰从革也渭按王氏此义如说卦之
  广𧰼虽未必皆圣人之意而亦未尝背于理视彼
  拘而鲜通者有鹏鴳之别矣
  张子正蒙曰水火气也故炎上润下与阴阳升降
  土不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华实也其性有水火
  之杂故木之为物水渍则生火然而不离也盖得
  土之浮华于水火之变也金之为物得火之精于
卷二 第 7a 页 WYG0068-0022a.png
  土之燥得水之精于土之濡故水火相得而不害
  烁之反流而不耗盖得土之精实于水火之际也
  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申也金曰从革一从革而
  不能自反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地之
  质也化之终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体而不遗
  也(朱子云张子此说/一字不可增减)
  陈氏(栎/)纂疏云自润下而下皆二意水能润能下
  火能炎能上金从而又能革从从所锻制革又可
卷二 第 7b 页 WYG0068-0022b.png
  革而为他而其坚刚之资依旧自在故与曲直等
  俱成双字炎上上字当上声润下下字当去声
  土无所不生而五谷乃人生所不可一日无者故
  特就谷土言之曰土爰稼穑按禹贡九州有厥土
  厥田之别盖万物自生者谓之土庶土交正是也
  人所耕艺以得谷者谓之田田为谷土咸则三壤
  是也土亦可埏埴以为器非不切于民用然终不
  如稼穑之为急故略彼而言此
卷二 第 8a 页 WYG0068-0022c.png
  郑氏云此五行即六府也盖指生民日用之利而
  言之玉氏读书管见云五行非泛论造化指五材
  言之乃养民之六府耳此言深得经旨刘向说洪
  范五行专主灾异以为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
  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弃法律逐
  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作宫室饰台
  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好战攻轻
  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简宗庙不祷祠
卷二 第 8b 页 WYG0068-0022d.png
  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汉志于五者之后又
  各摭其事应以实之此皆穿凿附会之说非经旨
  也今一槩不取
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(释/文)
(咸音/咸)
 正义曰指其体则称曰致其𩔖则言作下五事庶徵
 言曰作者义亦然也又曰此章所演文有三重第一
 言其名次第二言其性体第三言其气味苏氏曰五
卷二 第 9a 页 WYG0068-0023a.png
 行之所作不可胜言所可言者声色臭味而已人之
 用是四者惟味为急故举味以见其馀邵氏(宝/)曰言
 味则声色臭在其中矣有理焉而不言者盖于五事
 见之五事人也五行天也天人一理也
  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皆人赖
  五行之所作以为养者也而味为最急五味入于
  口充于藏腑滋于营卫而达于肌肤平时则可以
  养人之生有疾则可以活人之命天地之大德莫
卷二 第 9b 页 WYG0068-0023b.png
  盛于此故特举五味言之
  五味之所以养人者粒食之外有二道焉一是膳
  羞周官食医职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
  多咸调以滑甘左氏昭二十年晏子曰和如羹焉
 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齐之以味济
  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是也一是
  药物疡医职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
  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是也王介甫云
卷二 第 10a 页 WYG0068-0023c.png
  咸可用以耎苦可用以坚酸可用以收辛可用以
  散甘可用以缓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耎则
  和故咸可以养脉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筋散
  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
  肉坚之而后可以耎收之而后可以散欲缓则用
  甘不欲则弗用也古之养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
  不通乎此而能已人之疾者盖寡矣
  不曰水作咸而曰润下作咸不曰火作苦而曰炎
卷二 第 10b 页 WYG0068-0023d.png
  上作苦是古人文字近便承接之法读者不可以
  辞而害意润下等十字仍当作水火木金土五字
  看内经素问岐伯曰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
  辛水生咸其明證也盖五行在天之气阳变阴合
  絪缊于太虚之中降生庶物千汇万状不可穷极
  或一物自为一味或一物而兼数味甚至有五味
  具备如本草所称五味子者惟其材质未定故遇
  物成味无所不作若在地之五材则囿于一物安
卷二 第 11a 页 WYG0068-0024a.png
  能如此变化此虽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而终莫能
  言其所以然也呜呼非知天地之化育者其孰能
  与于此
  或问就近承接之文法它书亦有可證者乎曰有
  之杜预注左傅降生五味云谓金味辛木味酸水
  味咸火味苦土味甘皆由阴阳风雨而成是物之
  味皆成于天之气也至𤼵为五色则云辛色白酸
  色青咸色黑苦色赤甘色黄夫味之辛者岂能成
卷二 第 11b 页 WYG0068-0024b.png
  白酸者岂能成青乎是辛酸咸苦甘五字仍当作
  金木水火土五字看也徵为五声则云白声商青
  声角黑声羽赤声徵黄声宫夫色之白者岂能成
  商青者岂皆成角乎是白青黑赤黄五字亦仍当
  作金木水火土五字看也盖不欲重举五行字面
  遂顶针说下然亦无害于义昧者不察遂以为色
  生于味声生于色耳
  先儒说此节泥润下炎上等字面皆以五材为五
卷二 第 12a 页 WYG0068-0024c.png
  味所由成故其说胶滞肤浅多乖谬而不可通孔
  傅云咸水卤所生苦焦气之味酸木实之性辛金
  之气甘生于百谷正义释之曰水性本甘久浸其
  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说文云卤西方咸地东方
  谓之斥禹贡海滨广斥是海浸其旁地使之咸也
  月令冬云其味咸其臭朽是也火性炎上焚物则
  焦焦是苦气月令夏云其臭焦其味苦苦为焦味
  故云焦气之味也臭之曰气在口曰味木生子实
卷二 第 12b 页 WYG0068-0024d.png
  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
  性然也月令春云其味酸其臭膻是也金之在火
  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味
  月令秋云其味辛其臭腥是也谷乃土之所生故
  甘为土之味月令中央云其味甘其臭香是也夏
  元肃云五味必言作者水之𤼵源未尝咸也流而
  至海凝结既久而咸之味成则咸者润下之所作
  火之始炎未尝苦也炎炎不已焦灼既久而苦之
卷二 第 13a 页 WYG0068-0025a.png
  味成则苦者炎上之所作木之初生金之始矿土
  之始稼穑亦然已上诸说皆以在地之五材能作
  五味今按左传昭元年医和曰天有六气降生五
  味𤼵为五色徵为五声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分
  为四时序为五节(六气之化分而序之则/成四时得五行之节)是天之
  六气即五行之气也(史记轩辕治五气集/解王肃曰五行之气)又二十
  五年子太叔曰生其六气用其五行(谓天生之/天用之)
  为五味𤼵为五色章为五声正义曰五行之气入
卷二 第 13b 页 WYG0068-0025b.png
  人之口为五味𤼵见于目为五色章彻于耳为五
  声是味声色皆出于天之五气非在地五材之所
  为也五臭为鼻之所欲者香而已视色声又缓故
  左传不言臭颖达见其不言臭遂认六气为五臭
  而谓膻焦香腥朽乃五味所由成夫气者味色声
  臭之原也天之气岂即物之臭乎谬极矣
  素问六气脏𧰼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
  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夫气
卷二 第 14a 页 WYG0068-0025c.png
  云入鼻则五气当即是五臭故王冰注素问曰五
  气者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
  气凑肾也以气为臭仅见于此然医和之所谓六
  气显指阴阳风雨晦明六者皆天之气岂可谓或
  香或膻腥或焦朽哉即月令之言五臭春膻夏焦
  季夏香秋腥冬朽亦谓其时所尚者在此物非谓
  春气膻夏气焦季夏气香秋气腥冬气朽也儒书
  与医不同说洪范者自当依经傅以立义不可阑
卷二 第 14b 页 WYG0068-0025d.png
  入医书也
  本草凡草木蔬果鸟兽虫鱼之𩔖皆各有其味可
  以养生可以疗病审如孔义则咸惟海水酸惟木
  实而他物之咸酸者皆不在其数矣苦惟火之馀
  烬辛惟金在冶之气则当食苦者必以火烬当食
  辛者必以烁金而堇荼姜桂之属反不得为苦辛
  矣甘惟田中所生之谷则凡植物动物之甘者皆
  不必用矣谓海物与水俱咸可也若百果之甘苦
卷二 第 15a 页 WYG0068-0026a.png
  者或兼酸味或先酸后甘则有之矣何云味虽殊
  而为酸一乎药味之苦者多矣岂皆火焚之馀乎
  五辛之味皆出于土岂铄金之气所为乎种种纰
  缪不可殚述夏氏谓五行之初未成五味久之而
  后变为其味总不离乎二孔之见故欲知五味所
  由成必当于天气求之而在地之五材断不能触
  物成味如本草之所云也夫天道幽远而难知五
  行之作五味自箕子傅之则然也后未有能言其
卷二 第 15b 页 WYG0068-0026b.png
  所以然者也圣人不我欺笃信焉而已矣于其所
  不能言者而强为之说则凿矣
  或问百果草木之实岁各一熟岂五行之气岁岁
  为之味乎曰非也经特言太初造物之始五味各
  有所属耳若既有种𩔖则其味一成而不变自生
  自结造物者无所事于其间矣然吾观一岁之中
  凡百果草木之实收有丰歉味有美恶恐亦五行
  之偏胜所致内经有司天六气之运实至理所存
卷二 第 16a 页 WYG0068-0026c.png
  不可以不察也
  九章之中惟五事庶徵可与五行相配馀皆无涉
  刘向并以配五福又于五咎徵外增一恒阴以配
  六极之弱真可供一笑也
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(释文貌/本亦作)
(䫉视常止反徐市止/反思如字徐息吏反)
 正义曰貌举身之大名言是口之所出视是目之所
 见听是耳之所闻思是心之所虑蔡氏曰貌言视听
卷二 第 16b 页 WYG0068-0026d.png
 思者五事之序也貌泽水也言扬火也视散木也听
 收金也思通土也王氏(樵/)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
 秀气也故水火木金土之气凝而为貌言视听思之
 质
  东坡书傅曰人之生也五事皆具而未能用也自
  其始孩而貌知恭见其父母匍匐而就之擎跽而
  礼之是貌恭者先成也稍长而知其语以达其意
  故言从者次之于是始有识别而目乃知物之美
卷二 第 17a 页 WYG0068-0027a.png
  恶耳乃知事之然否于是而致其思无所不至故
  视明听聪而思睿者又次之蔡傅云人始生则形
  色具矣既生则声音𤼵矣而后能视而后能听而
  后能思也说本苏氏日记駮之曰苏蔡以𤼵用先
  后立说但婴儿之能言则有在视听之后者矣以
  声音为言殆又不可既生而声音𤼵如之何从作
  乂邪此说良是然苏氏据医经五藏所属之五行
  以配五事其先后之义未明也故复就婴儿𤼵用
卷二 第 17b 页 WYG0068-0027b.png
  以晓之今蔡氏既遵朱子而五事之序一如上章
  五行之序则先后之义了然矣何为复举始生既
  生以支离其说哉盖苏朱二义不可和会而蔡氏
  乃兼用之宜其龃龉而不相入也
  以始生之胚胎说貌以既生堕地之后说言视听
  则言未必在视听之前不若皆以始生言之之为
  愈也孔子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子产曰物生始
  化曰魄既生魄阳为魂此皆就胚胎言之魄者精
卷二 第 18a 页 WYG0068-0027c.png
  之所为也阴也水之属也始化曰魄其五藏九窍
  百骸之形略具是为貌既生魄而魂附之魂者气
  之所为也阳也火之属也(释氏四大之/说以气为火)口之所以
  能言者于是乎在黄勉斋(干/)云精湿而气燥精实
  而气虚精沈而气浮故精为貌而气为言此说是
  也久之而魂益昌盛木之𤼵荣滋长也而目之所
  以能视者具矣又久之而魄更坚强金之凝结沈
  重也而耳之所以能听者全矣若夫心者神明之
卷二 第 18b 页 WYG0068-0027d.png
  舍也乐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盖魂魄分属貌
  言视听而总会于心土之居中央而分王乎四季
  也故能思者备焉此说仍依五行微著之序与朱
  子不相背驰其理似长于苏蔡而貌泽言扬视散
  听收思通之义亦于斯可见矣
  陈师凯蔡傅旁通曰精之润泽者为貌如水之浸
  润故属水气之𤼵扬者为言如火之炎上故属火
  又貌者精之荣也故为水言者心之声也故为火
卷二 第 19a 页 WYG0068-0028a.png
  目内实而精散于色故属木色之华彩者莫如木
  也耳内虚而气接于声故属金声之远闻者莫如
  金也故木实则色茂眼实则视广金虚则声扬耳
  虚则听收心者思之体思者心之用也五事之有
  思犹五行之有土也水火木金皆不可无土貌言
  视听皆不可无思故论语云貌思恭言思忠视思
  明听思聪思于貌言视听无所不在土于水火木
  金亦无所不有故以思属土
卷二 第 19b 页 WYG0068-0028b.png
  孔疏云木有华叶故貌属木言之决断若金之斩
  割故言属金火外光故视属火水内明故听属水
  土安静而万物生心思虑而万事成故思属土谓
  东方震为足足所以动容貌也西方兑为口口出
  言也南方离为目目视物也北方坎为耳耳听声
  也中在内犹思在心也此皆据汉志以为说汉志
  本刘歆刘歆本伏生尚书大傅其义盖取易八卦
  之方位东西南北四正卦以为木金火水之序以
卷二 第 20a 页 WYG0068-0028c.png
  配洪范之貌言视听而坤土寄王于西南其位实
  在中央遂以配思也兑口言离目视坎耳听取义
  颇切惟以震足为貌之动未免牵强
  苏子由云人之身蓄为五藏𤼵为五事以应五行
  脾之𤼵为貌而主土肺之𤼵为言而主金肝之𤼵
  为视而主木肾之𤼵为听而主水心之𤼵为思而
  主火自黄帝以来言之详矣医者舍此无以治病
  今按子由说本医经言属金听属水与汉志同日
卷二 第 20b 页 WYG0068-0028d.png
  记云木藏曰肝而𤼵窍于目水藏曰肾而𤼵窍于
  耳金藏曰肺而𤼵窍于口耳目口道家谓之三要
  以其为精气神之门户也心为火藏用事于中百
  体之君也而其官则思脾为土藏运化万物馀藏
  之母也于五事当属貌观佛家言四大以毛发爪
  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地即土也则貌
  当属土矣此其理之不容有二者也
  朱子语录吴人杰云貌是水言是火视是木听是
卷二 第 21a 页 WYG0068-0029a.png
  金思是土与庶徵之序相吻合可见以五行之序
  配五事蔡本于朱朱本于吴前此未有也王天与
  曰伏生汉志多牵强苏氏虽有据亦未顺洪范之
  序唯吴蔡说五行五事庶徵皆顺
  五事配五行经无明文说者谓五事不本五行可
  也谓五事之序不必依五行之序亦可也从汉志
  貌木言金视火听水思土之说可也从医经貌土
  言金视木听水思火之说亦可也然五徵之配五
卷二 第 21b 页 WYG0068-0029b.png
  事经固有明文矣肃乂哲谋圣吾知其为貌言视
  听思之所作也若雨之何以应貌𤾉之何以应言
  燠之何以应视寒之何以应听风之何以应思则
  茫然不知其故虽先儒于肃乂狂僭等十字比物
  连𩔖曲为之说而反覆推寻终无确然不易之理
  其可信以为是乎唯五徵之配五行差明于五事
  之所配雨吾知其为水易象坎为水为云为雨可
  證也雨与肃相应则貌之属水焉必也𤾉吾知其
卷二 第 22a 页 WYG0068-0029c.png
  为火易象离为日为火可證也𤾉与乂相应则言
  之属火焉必也巽为木位东南于时为燠木性温
  和虽隆冬按之亦不冷故春秋雨木冰为灾则燠
  者木之𩔖也燠应哲则视之属木焉必也金体严
  凝虽盛夏按之亦不热故乾位西北为金为寒为
  冰则寒者金之𩔖也寒应谋则听之属金焉必也
  土者五行之冲气居中央而分王乎四季风行于
  雨𤾉寒燠之间亦如之故风与土为𩔖风应思则
卷二 第 22b 页 WYG0068-0029d.png
  思之属土焉必也故五事依五行之序则五徵皆
  顺从汉志医经之说则五徵有不可晓者朱子所
  以独有取乎斗南之说也或难余众言殽乱折诸
  圣今子以一家之言折群儒之谬然则朱子既圣
  矣乎余曰朱子虽未入圣域而其言深合乎圣人
  之意是亦圣人之徒也中庸曰百世以俟圣人而
  不惑孟子曰圣人复起必从吾言吾于朱子亦云
  林少颖云五行自为五行五事自为五事以至八
卷二 第 23a 页 WYG0068-0030a.png
  政五纪已下各自为畴而不可以附会先儒既以
  五行配五事故其论五事之序或以为合于五胜
  或以为合于五常要皆是附会之辞林氏之持论
  如此愚窃谓五行之理有可以相通者五事庶徵
  也其不可以相通者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福
  极也庶徵之配五事经有明文后之学者因其有
  可通而悉欲通之非也因其有不可通者而遂谓
  无一之可通亦非也林氏之言未免胶柱而鼓瑟
卷二 第 23b 页 WYG0068-0030b.png
  矣
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(释文睿/悦岁反)
 正义曰恭从明聪睿即是敬用之事吕氏曰此形色
 天性之善也谓之曰者本然之体非有所待如水曰
 润下之𩔖也有貌则有恭貌本恭不恭则非所谓貌
 矣馀亦然
  貌言视听思者烝民之所谓物孟子之所谓形色
  也恭从明聪睿者烝民之所谓则孟子之所谓天
卷二 第 24a 页 WYG0068-0030c.png
  性也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
  勿动动即貌勿者心之所为也故曰视思明听思
  聪貌思恭言思忠孔孟与尹吉甫之言后先一揆
  其精于洪范之学如此
  貌有动容之意与言视听同言视听不但指口目
  耳则貌亦非但指其身可知也曲礼曰坐如尸立
  如齐玉藻曰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
  中矩又曰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
卷二 第 24b 页 WYG0068-0030d.png
  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周礼保氏养国子
  以道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
  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
  曰车马之容凡此𩔖皆貌之恭也
  从者顺理成章之谓也诗曰维号斯言有伦有脊
  又曰出言有章易曰言有序论语曰言中伦皆所
  谓从也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盖倍则不顺
  理鄙则不成章故君子戒之
卷二 第 25a 页 WYG0068-0031a.png
  明者观人之详聪者听言之审也非徒辨色别声
  之谓曾子固云古之人主前旒蔽明黈纩塞聪非
  涂其耳目也亦不用之于小且近所以养其聪明
  也养其聪明者盖将用之于大且远夫天下至广
  不可以家至户察人能用其聪明于大且远者得
  其要也昔舜治天下欲无蔽于诸侯百官则询四
  岳欲无蔽于四岳则辟四门欲无蔽于四门则明
  四目达四聪者舜不任其视听而因人之视听以
卷二 第 25b 页 WYG0068-0031b.png
  为聪明也不自用其聪明而因之于人者此君道
  固天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是也
  日记以思曰睿为思无邪非也无邪别是一义睿
  则通微之谓也盖理之至者不可以耳目求不可
  以言语傅唯思为能通之虽所思一出于正而不
  能通乎微犹弗思也荀子曰思之思之鬼神通之
  扬子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其睿之谓乎
  己之貌使人视之而可畏可象是曰恭己之言使
卷二 第 26a 页 WYG0068-0031c.png
  人听之而有伦有脊是曰从人之貌已视之而知
  其邪正是曰明人之言已听之而知其是非是曰
  聪当貌思貌当言思言当视思视当听思听而能
  通乎微以致其恭从明聪是曰睿
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(释文哲之舌反/徐丁列反又之)
(世反渭按哲/史记作智)
 正义曰此章所演亦为三重第一言其所名第二言
 其所用第三言其所致吕氏曰改曰为作用工之地
卷二 第 26b 页 WYG0068-0031d.png
 各由其本然而修之以成德也林氏曰孟子曰形色
 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貌言视听思必皆以
 敬用者此盖践形之学也恭从明聪睿盖学所以践
 形也肃乂哲谋圣则可以践形而治天下国家之本
 立矣陈氏曰自恭而充之齐一清整而能肃自从而
 充之理当人服而能又自明而充之洞达立决而能
 哲自聪而充之审善定计而能谋自睿而充之则无
 所不通而能圣
卷二 第 27a 页 WYG0068-0032a.png
  观二章所演俱作三重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益信
  五事序本五行林氏谓不可通真谬论也
 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则可
  谓恭作肃矣孟子曰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
  也尧之允恭舜之温恭文王之懿恭孔子之恭而
  安是也盖至是而作肃之能事始毕
  书曰圣有谟训明徵定保诗曰吁谟定命远犹辰
  告易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
卷二 第 27b 页 WYG0068-0032b.png
  此所谓从作乂也
 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李克谓魏
  文侯曰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
  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此皆观人之法也皋
  陶之称帝尧曰知人则哲能官人何忧乎驩兜何
  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其作哲之极功
  乎
  易大傅云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
卷二 第 28a 页 WYG0068-0032c.png
  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
  其辞屈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
  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此皆知言之道也诗
  曰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谚曰筑舍道旁三年不成
  以听之不聪故尔听既聪矣则将如舜之好问好
  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何谋之不𫉬哉故曰聪
  作谋
  孔傅云睿通于微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周子通书
卷二 第 28b 页 WYG0068-0032d.png
  曰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
  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
  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
  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
  小旻之五章曰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
  哲或谋或肃或艾五事之德见于它经者惟此而
  已
  鲁昭公之习仪以亟汉成帝之尊严若神恭之末
卷二 第 29a 页 WYG0068-0033a.png
  也不可以作肃祝鮀之佞啬夫之利口从之似也
  不可以作乂离朱之目足以察秋毫之末明之小
  者也不可以作哲师旷之耳能识南风之死声聪
  之小者也不可以作谋思莫切乎貌言视听游心
  六合之内穷高远而测深厚思之荡而无用者非
  睿也不可以作圣故中庸曰慎思论语曰近思易
  曰君子思不出其位
  五行之气凝为五材润下以资溉濯炎上以供炊
卷二 第 29b 页 WYG0068-0033b.png
  㸑曲直从革以备宫室械器稼穑以充粒食皆生
  民之所用而不可一日无者虽圣人亦不能不用
  子罕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是也至于
  降生五味徵为五色章为五声达为五臭所以给
  口目耳鼻之养者凡民莫不用之圣人亦岂能去
  之哉然圣人终不以为用也何也五材与味色声
  臭皆气之粗者也其赋于人清明粹美不离乎气
  质而亦不杂乎气质者有理存焉岂徒甘味悦色
卷二 第 30a 页 WYG0068-0033c.png
  娱声别臭云尔哉语其本然之则曰恭曰从曰明
  曰聪曰睿语其成德之功作肃作乂作哲作谋作
  圣此修身之要治天下国家之本圣人之所用而
  不敢斯须不敬者也凡民莫不有貌言视听然其
  所辨者秪在味色声臭之间至于恭从明聪虽固
  有之而不能尽其才肃乂哲谋亦可以有为而卒
  不能成其德故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敬用五
  事精于用五行者也故五行不言用而于五事乎
卷二 第 30b 页 WYG0068-0033d.png
  见之
 
 
 
 
 
 
 洪范正论卷二